压疮怎么预防 2025-11-21 13:17:57 返回列表

当我们自如行走、随意翻身时,很少有人会留意“皮肤”这层人体最大的保护屏障正在默默发力。但对长期卧床的老人、术后患者或行动不便者而言,皮肤却可能成为“薄弱环节”——稍不注意,压疮就会趁虚而入。在世界预防压疮日来临之际,这份关乎“肌肤安全”的科普指南,值得每个家庭收藏。 首先要明确,压疮并非“褥疮”那么简单。它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,导致血液循环障碍、组织缺氧缺血而引发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,从初期的红肿、麻木,到后期的破溃、感染,严重时甚至会累及骨骼,引发败血症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压疮一旦发生,治疗周期长、恢复难度大,不仅增加患者痛苦,还会加重家庭照护负担。但值得庆幸的是,压疮是完全可防可控的疾病,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防护方法。 想要预防压疮,先得认清高危人群。除了长期卧床、坐轮椅的患者,肥胖或极度消瘦者、大小便失禁导致皮肤潮湿者、营养不良者、患有糖尿病等影响血液循环的疾病患者,都是压疮的高发人群。这类人群的照护者,尤其需要提高警惕,做好日常防护。 “勤翻身”是预防压疮的第一道防线,也是最核心的措施。对卧床患者而言,每2小时翻身一次是黄金准则,翻身时要避免拖、拉、推等动作,防止皮肤擦伤。可以采用“30度侧卧”姿势,在背部、臀部等受压部位垫上柔软的靠垫或气垫,减轻局部压力。对于坐轮椅的患者,每30分钟至1小时应主动或被动站立一次,若无法站立,可通过调整坐姿、活动臀部来改变受压点。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同样重要。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,屏障功能会显著下降,更容易引发压疮。照护者要及时清理患者的大小便,用温和的清水清洁皮肤,擦干后涂抹无刺激的润肤露。选择宽松、柔软、透气的纯棉衣物和床单,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,床单也要保持平整、无褶皱、无杂物,防止异物压迫皮肤。 营养支持是预防压疮的“内在动力”。充足的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能增强皮肤的弹性和修复能力。日常饮食中,应给患者搭配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豆制品等优质蛋白,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,保证营养均衡。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,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。 最后,照护者要养成定期检查皮肤的习惯,重点关注腰骶部、臀部、足跟等容易受压的部位,一旦发现皮肤发红、发紫、破损等情况,要及时就医处理,避免病情恶化。 压疮的预防,藏在每一次细心的翻身里,躲在每一次耐心的清洁中,更体现在对患者日常需求的精准关照上。在这个世界预防压疮日,让我们共同树立“预防优先”的理念,用科学的照护为行动不便者筑牢皮肤健康的“防护墙”,让他们远离压疮之痛,享受有质量的生活。